学院新闻
机电学院举办2025年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班
发布时间:2025-09-15 作者: 浏览次数:19

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新进教师快速提升教学科研综合能力,912日,机电学院精心组织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班学院党委书记傅臣家、院长王金星、副院长宋占华和学校“五老”报告团成员、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学院“青蓝工程”导师、学院原院长张晓辉教授参加活动,与近五年新入职青年教师齐聚一堂,通过专题座谈、企业调研、红色教育三维联动,实现理想信念铸魂、发展方向导航、科研思路拓新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青蓝工程传帮带育人机制。

专题座谈:凝聚智慧力量明确发展方向

提升班首站落户山东农业大学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副院长宋占华主持座谈。党委书记傅臣家从主动担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师德师风做“四有”好老师、笃志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等三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特别是从学科建设维度深入剖析学院发展脉络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方面引导青年教师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快速成长发展为学院事业踔厉奋发、担当作为。傅臣家表示,机电学院历经多年积淀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在基金总量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育、国际化合作拓展等方面锻长板”。他勉励教师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学院发展大局,以办学自信讲好农机装备创新的机电故事。

院长王金星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的战略部署,从发扬教育家和科学家精神维度,励志做大先生的远大目标,鼓励青年教师树立拿下基金项目的必胜信念,掌握科学选题与精细化申报策略,同时坚定理想信念,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他特别叮嘱教师们处理好大我小我、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张晓辉教授结合数十年工作历程,寄语青年教师在学校冲一流战略机遇期,学院正以空前力度搭建成长平台,希望大家秉承老一辈农大人的创业初心,把握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辩证关系,构建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座谈环节还设置基金申报实战分享模块。张宏建副教授系统解析国家基金委评审逻辑,从申报流程、评议要点到选题技巧提供全链条指导;史绪航副教授以自身获批经历为例,详解申请书的逻辑架构与文本打磨技巧。宋占华副院长总结时强调基金申报需以时间换质量,要建立 选题-预研-撰写-打磨的全周期规划机制

企业调研:走进产业一线促进学研结合

在肥城市锦程伟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调研现场,一场智能农机装备盛宴为教师们带来直观启发。公司负责人陈国庆教授与洼里村村支书共同陪同参观无人农机智能制造项目,智能打药机器人的精准作业、自动撒肥机器人的变量调控、水肥一体化机器人的智能决策等实景演示,生动诠释了农业工程技术如何扎根生产一线

从实验室样机到田间实用装备的转化路径,正是我们需要破解的科研命题。青年教师们在观摩轮式割草机器人作业时深有感触。通过此次调研,青年教师不仅对农业工程的应用实践有了直观了解,也更加深刻认识到如何将科研成果与现代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为新进教师在今后的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及产学研融合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红色教育: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提升班实践教学环节走进泰安市毛公山红色文化博物馆、陆房战斗纪念馆及天下第一石头村,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淬炼师者初心。在历史文物与革命史料前,教师们聆听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在退役武器装备展区,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红色精神宣讲厅,深学细悟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

通过重温红色历史,青年教师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到教育科研一线,在立德树人中践行使命,在农机创新中服务三农。

结语

此次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班活动,既是一场思想的洗礼,也是一堂实践的课堂,更是一剂精神的强心针。通过专题座谈、产业调研与红色教育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们在使命担当、教学科研能力和精神境界上得到了全面提升。

机电学院将持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舞台,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水平高超的青年教师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农业强国战略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机电力量。


TOP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23-2028